有人问好运时是什么状态可以详细跟我说说吗,我感觉自己从未好过呢?真的想彻底改变一番。我便问对方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学习了,对方很诧异显然没有反应过来,思考片刻后认真的说“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思考似乎真的没有,自从步入社会心就再也没有真正安静下来过,操心各种人生关口抉择的大事,可发现日子越过越发举步维艰...”问我有什么好的改善办法吗?青春已逝是否来得及呢?我的答案是:只要愿意觉醒,任何当下都来得及,觉醒的那一刹那,便给自己种下了一颗好运的种子。
回想一下自己这两年的经历,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跟随经济规划师壬子庚老师学习并做了助理之后,短短两年时间确实从刚开始的愣头青、做事莽撞毫无逻辑规划可言,可以这样理解,所有事情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错,用五个字形容自己就是“贪婪不知足”,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给自己找一个理由。而两年后回想自身毛病与缺点都已不见踪迹,当然真正从内心到外在的改变对于每一个人都犹如动物脱皮一般,对我更是困难,由于自我个性的顽固,从开始的抵触情绪、到后来的不断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进入思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整顿、才有了今天可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敏锐度提升有了创造能力、与市场整合能力这些成绩。这两年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如愿以偿,顿然醒悟,原来好运如此之简单。
怎样才可以静下心来学习,我的经验就是抛开名利、把自己个人欲望降低下来,减少没有必要的社交和娱乐场所,欲望不被充分调动,学会自己独处。慢慢会发现自己不再为任何事情着急,自然会愿意用心看书学习,与书中的作者对话,达到灵魂的共鸣,不断整顿自己的思想,这个过程中就会把已故不好的想法慢慢的剔除掉。
有人会说高速发展的今天,慢下来就等于失败,只有快速抓住先机才能离成功更近,再说了碎片文化时代,很多都支离破碎哪有功夫去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这不等于限制了自己发展么,没有发展哪来前途可言等等诸如此类想法。大多数人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遇名师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当下社会生存,更快的步入成功,有人对我说今天只有博学、博览群书然后用实践检验真理。
在这里笔者认为“真理本身就存在,实践也不会出真理,而博学也不等于真理,太多人的博学只是错误的不断叠加,真理只能被发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知识并不来自经验,如果知识来自经验大学教授就可以下岗了,比如农民可以种出各类农作物,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们却不能在学校教书,而教授都有着丰富的知识可以传授,你要让他去地里种这些农作物,显然是不会。经验只向我们提供杂乱无章的素材,而知识来自于对这些素材的逻辑重构,实践不能检验真理,实践不出真知,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逻辑推演所产生的。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我了解到原来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释迦族的太子悉达多由于母亲生他七天后便去世了,所以父亲对他万般呵护,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他十九岁成人之前从未离开高高的宫墙,没有见到真正的人世,也从来不知人间疾苦为何物。在他十九岁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人间苦难,这便是著名的四门游观,他第一次真正见到生老病死的感知与我们常人是不同的,我们从一出生就看惯了生老病死、习以为常,可是一个王子生活在极富贵的环境下,然后直到成年才第一次看到真正的人世,见到人间苦难、知道了无常,可想而知对他有怎样触目惊心的冲击力,从此之后他心绪不宁,当时释迦对人间苦难的体会,作为一个王子反而要比普通人要来的深刻的多,苦苦思考不得解脱,他认为婆罗门教不足以对人间苦难作出终极解答。最后踏上了出家追求真理的苦行之路,可是若干年不得真谛,最后差点饿死的紧要关头有位少女出现献食,放弃苦行,后来佛陀在一棵菩提树下苦思七日七夜突然顿悟,明白了这个世界它的终极真相,从此成佛。
通过释迦成佛的故事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人必须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自我的不断反思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先了解一下学习两个字的意思,学习的学字是由甲骨文四个字根分两组结合而成,意为将孩子们圈起来进行教育;孩子在室内学习用双手演算算筹;习字甲骨文构意是一个雏鸟练习飞行,雏鸟学飞必须要瞅准目标,从一棵树飞往另一棵树,雏鸟学飞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圣人孔子就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见学习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因此我们通过学习就可以不断的闻思修,尤其是正确的知识就可以改正以往错误的认知、错误的判断。如果没有静心学习,很多人的思想都存在错误认知,一个人在错误的思想上下再大的功夫也是徒然,所以你输掉的原因不是自己不努力,是毫无意义的瞎努力,最终是输给自己没有静下心来学习,整顿自己的思想。
安静下来静心学习实际上不是放慢了前行的步伐,反而是让你更快的成长,更好的搭建自己思想架构,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未来。一个人是不能从忙碌的工作、经验积累中获得长进,而是得在有限经验的思想整理中获取知识的力量。整顿自己的思想,在思想上下功夫这才是获得知识力量的源泉。
静下心来学习,生活中不会再犯错了,你便和好运接洽了。
笔者愿意和有缘人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