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被国家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高校。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从而使西安交通大学成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九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最早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于2001年3月正式成立网络教育学院。学校确立了“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连通海外”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思路,并将现代远程教育定位在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方向。学校目前已经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基于卫星和地面网为传输平台的天地网远程教育支撑系统,支持交互式同步实时教学、按需点播学习、预约点播学习、网上师生交流与答疑、作业及测试等网络教学功能。现已开发了13个专业300余门流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并可免费访问MIT1800门开放课程资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专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主要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搭建、运行、维护,并具有网络软件开发能力的实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管理的实用性专门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具有良好的协作与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及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软、硬件应用与开发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能够成为具备初步分析与解决计算机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相关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三、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必须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搭建、运行、维护,并具有网络软件开发能力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特色。使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的基本训练,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尤其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四、学制及学习形式
本专业层次为高中起点本科,采用学分制,学制5年,学习期限5~8年。学习形式为利用网络课件、课件光盘及网上答疑等网络教育方式,在学习中心的协助管理下自主进行学习。
五、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概论多媒体技术JAVA语言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信息系统开发等
六、课程总体设置及学分分配
项 目 |
门 数 |
学分数 |
百分比% |
公共基础课 |
12 |
41 |
29 |
专业基础课 |
15 |
52 |
37 |
专 业 课 |
9 |
29 |
21 |
论 文 课 |
1 |
19 |
13 |
总 计 |
37 |
141 |
100 |
七、教学要求
1.本专业要系统地学习所有必修课及19学分的论文课。
2.课程考核方式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考查。
3.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上机、毕业论文(设计)等。
八、毕业条件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141学分),且统考课程全部合格,方能毕
九、选课说明与要求
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课要求
(1)公共基础课必修41学分,其中思想政治课程5学分;英语、高等数学20学分,线性代数、普通物理、计算机应用12学分;远程教育学习学、法律基础4学分;
(2)学科课程必修81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52学分,专业课29学分;
(3)集中实践19学分
2、实践课的说明与要求
(1)上机:对要求上机实践的课程,由学习中心负责安排学生集中上机、辅导。
(2)实验:对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学院建立网上在线实验课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在线学习,并进行实验报告。
3、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从第九学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任务书、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各环节稿件等。
(2)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采用“申请学位的学生答辩+自愿申请参加答辩的学生”相结合的方式,即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答辩,不申请学位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答辩;不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计为及格或不及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据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
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读该专业外文书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学科
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
第一,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达到 180多万,印度达到90万,而中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不足40万。这就说明,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这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第二,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学生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加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达到63万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毕业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不平衡,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仍将存在结构性的矛盾,最终导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会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仍将成为学生职业的首选,致使毕业生的需求显得相对过剩。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因此,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日显突出和必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智能化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智能计算机。这也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已研制出多种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机器人。
网络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从单机走向联网是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计算机网络化,是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结构。网络化的目的是使网络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能被网络上的用户共享。大到世界范围的通信网,小到实验室内部的局域网已经很普及,因特网(Internet)已经连接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共享和处理,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这些信息包括文本、视频图像、图形、声音、文字等。多媒体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了有机联系,并集成为一个具有人机交互性的系统。多媒体计算机将真正改善人机界面,使计算机朝着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最自然的方式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曾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 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从业要求
1.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网络工程专业基础、较好的综合素质;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获得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2.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它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卫生、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该专业方向就是学习如何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
3.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胜任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性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一个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信号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通信系统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系统与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等。
5.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和网络协议、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信息科学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综合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三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三条路线,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由于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工作,或者完成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所以公务员岗位和事业单位中除开特别针对信息化行业的单位设置较多岗位外,一般很多单位设置了一定的岗位来满足本单位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要求。